认证,一件看上去并不起眼的事,但却能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出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建设农业强国意味着我国农业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不仅要形成内循环,还要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但目前我国农产品要走向国际大市场,首先要让买家认可,其重要一环就是“认证”。
发达国家主导认证标准,中国农产品受限多
一个企业的产品通过了认证,即证明是被公认的、有效的,可使企业或组织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和品牌形象,同时让顾客和消费者也通过认证标志来识别商品的质量好坏和安全与否。笔者向从事农业企业出口产品认证管理工作一线的工作人员了解,发现其中涉及到的问题不少。
目前,认证工作主要分为3部分:标准执行、检查和评定。企业先按照标准制定各项指标、执行相应的工作、完成对应的材料;再邀请认证机构认可的检察员进行项目检查,检察员现场核查取证,完成检查报告,上传给评定机构;评定机构根据检察员的证据评定是否发证。出口产品,即需要满足国外设立的标准,并由国外评定发证。所以标准设立的是否科学公正,将影响整个认证工作的质量和开展。
以茶叶认证为例:首先,发达国家多采取技术性限制措施限制我国茶叶出口。如欧盟不断增加茶叶农残检测项目,提高农残限量标准,检测项目已达500多项,且很多农药检出限量都为无限量。有些有限量的要求可谓朝令夕改,如2020年上半年是对脂溶性农药做出要求,茶农改用水溶性农药,结果到了下半年茶产出的时候,标准又对水溶性农药做出限制,那生产的茶叶就不能按照之前的价格销售,或者只能改销其他地区。为保障出口茶质量,与一些主要茶叶生产出口国进行竞争,企业每年都需要支出高达数百万元的基地建设、有机认证、茶农培训、绿色防控、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等费用。
其次,欧美一些国家或地区,还“冠冕堂皇”地设立了很多与产品本身性能关联度低的标准,且大多数标准都是对出口商和供应商做出要求,涉及对进口商或进口国的条款少之又少。仍以茶叶为例,想要销往欧美市场,除了满足当地农残标准,还需附加两三个其他认证标准。取得一张认证证书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耗时长,供应商的成本不断升高,但买家并不一定会为认证的产品而出更高的价格,更不会承诺长期订单。
第三,某些标准内涵偏离中国国情,操作难度大。曾经有项标准在农场信息板块要求小农户组织需额外将每个农户家的地块都在卫星地图上画出来。我们不是国外农场主经营模式,中国农民有自己的特点,大多是一亩三分地,想要把每一小块地在电脑上画出来,不仅十分耗时,且实操意义不大,最后经过三番五次由企业和中方代表一起与对方总部争取,将标准改为:小农户组织将面积超过15公顷的地块在卫星地图上画出来。
“抱团取暖”参与国际大循环,为农业强国打牢基础
认证是把双刃剑。不做认证,产品卖不出去,做了认证,虽可区别于其他供应商,但人力物力代价高。由于中西社会和文化差异,很多出口产品的标准似空中楼阁,实操落地难。欧美社会不仅用低价收购农产品原料,还在认证费上大赚一笔。而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种种挑战与启示。
在笔者看来,“抱团取暖”参与国际大循环不是权宜之计。茶叶在农产品出口份额中占比虽然不大,但反映了一些农产品出口的现象。如何能在众多国际组织中争取更多的中国话语权?“抱团取暖”成为必然选择,不抱团无声音;无品牌不获利。中国茶叶,如果仅作为原材料出口,由于门槛较低,不仅国内竞争激烈,在国际上,也面临其他人力成本更低的供应国竞争。茶路要更宽敞,标准、品牌、话语权一样都不能少。茶业如此,农产品其他行业何尝不是如此。
因此,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就显得很有必要。行业组织应在制定产品标准、弥合国际国内市场、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利益、发出我方声音等方面提出主张与规范;或由相关资本牵头,组成跨国龙头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带动产品出口,并不断塑造中国品牌。
当前,正值世界经济下滑,国外不少中小企业关门,中国经济率先实现正增长。在如此背景下,可积极与国外相关优质企业展开更多的合作或并购,既为抢占市场份额,争取国际话语权,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出口做准备,更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开启新的窗口,为建设我国农业强国打基础、争取战略时空。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副主委)
特别声明:本网所刊登资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平台内容仅供传播,不代表本网立场,且不承担何责任。